
连日阴雨遮蔽月色,掩不住中秋团圆夜的热闹氛围。暖色灯光下,三代六口人围坐圆桌掌盘策略,酒足饭饱之际,母亲拿出一块月饼递给我:“赏月赏不到,月饼不能少,象征团圆了。”
如今控制碳水的观念风靡,如月饼这般以高糖高油著称的点心自然令我避之不及,我连忙摆手。母亲转手又递给妻子,儿媳难却婆婆的盛情,掰下一角。一圈问下来,小小一块月饼,竟足足动员五张嘴才全部吃下。
“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,就是能自己单独吃一整个月饼,你倒好,送到嘴边都不吃。”月饼下肚,母亲拍掉手中碎渣向我抱怨起来。姥姥和姥爷育有六个子女,在温饱有余但尚不富足的年代,饭后偶得的点心零食无法敞开供应,一包糖每人只能分得两三块是常态,母亲常用这些“不够分”的故事提醒我节俭。
但在这九三阅兵刚结束不久掌盘策略,国庆中秋双节又至的节点,再听这些老生常谈的“抱怨”,又有别样触动。
月饼这类高油高糖食品因能快速补充能量与营养,一度被奉为美食。但在物质资源富足的年代,饮食文化悄然变迁,月饼已成了寻常食品。
曾经的重视是因为稀缺,如今的看淡则是因为富足。类似的心态,在各行各业都有折射。曾经我们将民族自豪感寄托在国际体育赛场上,运动健儿一度背负不小的压力。但随着国力不断提升,大家早已坦然接受运动员征战国际赛场时的胜败,可以尽情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乐趣。
这口月饼里的甜,是祖辈盼来的“不缺吃穿”,是父辈拼来的“日子越来越好”掌盘策略,更是我们这代人习以为常的“家国富足”。
在这个没有满月的中秋,我因一块分成五份的月饼感到格外踏实。原来双节的意义从不是“必须圆满”,而是知道家里有牵挂的人,窗外有安稳的夜,国家有向上的劲儿。这样的日子,就是最好的团圆,最真的富足。
(大众新闻记者 纪伟)
网上在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